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解小教育集团:“今天,我们怎样教作文”——语文教研活动 
解小教育集团:“今天,我们怎样教作文”——语文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8-12-21   点击:   来源:解放路小学   发布者:潘晨阳(解放路小学)












 

1219日,冬日的暖阳驱走了前几日的寒冷,今天我们语文教研组召开了一场以《今天,我们怎样教作文》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在两堂生动的作文课视频中,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研讨活动。这两堂高品质的作文课分别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苏州大学实验学校郭姜燕老师执教的《童诗》和福州教育研究院的何捷老师执教的《练习写说明性文章》。

视频中,郭老师以亲切自然的教态带领孩子们畅游诗的海洋。她以童诗《下雨》为切入口,让孩子一边诵读一边揣摩雨滴落下来的动作。学生在边读边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雨”拟人化,赋予人的特征。在郭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创作出了一首首富有灵性的童诗。“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在郭老师的示范课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懂孩子、会启发孩子的好老师,观摩了一节能启迪孩子智慧的童诗教学课程。

何老师的课风趣幽默,第一环节,何老师通过提问“写好说明文需要什么”向学生点明了写作说明文的要点即写好样子、特点以及作用。他特别强调在写作之前选择对象的重要性。在练笔环节之后,何老师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所写的片段,请在场的其他同学猜一猜写的是什么。第三个环节是“修改作文”,何老师要求学生先增加一种说明方法,再删减文字达到简洁表达的效果。最后,何老师在“说明文另类快写游戏”中,为本次说明性文章写作教学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两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使我们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如沐春风,受益匪浅。观摩结束后,在座的教师代表分别就本次的观摩学习进行了评课交流。

解小二年级教师代表缪依老师提到:两位老师的教学紧扣课题。作文的写作源于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两位老师能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取材,引导孩子在写作中体现生活之美。通过让孩子反复诵读,带领孩子品味诗韵来体会写作的技巧与方法。

四年级教师代表谭庆柱老师讲到:目前我们写作教学的重心往往侧重于记叙文,对于说明文的练习比较少。何老师的说明文教学为我们教师今后的说明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样板,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善于引导,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充分表达自己。另外还应关注作文修改的指导。

六年级教师代表王有香老师提到:写作时要关注“选择”,适合是选择的核心,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写作的能力,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力。

香梅一年级的钱偲偲老师就两节课中教师能抓住孩子的特性,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能求同存异,肯定孩子创作的天赋,她说到:“理解尊重儿童,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两位名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孩子写作的潜能,让每一个孩子在面对作文时都有话可说。

三年级代表白璐璐老师,以新进教师的视角,畅谈了本次教研活动给新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指导与帮助以及如何走进孩子,让课堂变得生动、具有吸引力展开了自己的看法。两位老师虽然教学风格大相径庭,但他们课堂上的关注点却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学生身上,他们鼓励孩子大胆想象,畅所欲言,让孩子在说的过程中提升了孩子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代表张丽娜老师深入浅出地谈到了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设课堂氛围的问题。她指出每位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另外在作文课上,还应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让孩子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几位评课老师的发言都真诚而充满智慧,充分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对教师工作的指导作用。

本次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实施和应用能力,也为我们构建更,加开放、多元、自主的课堂模式提供了蓝本,相信通过此次学习,我们的作文课将会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贴近孩子,力求让学生从不愿写作文到爱上作文,让作文课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彰显。
 

 撰稿人:白璐璐     拍摄人:印琴   杨奕      审核人:钱偲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