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快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2018-2020)》等文件精神,在校长室和区教育信息中心的领导和引领下,紧密围绕学校创新优质学校工作的统一部署,转变观念,求真务实,以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重点突破制约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相关因素,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创建新优质学校中的相关目标任务。
二、具体工作
(一)项目实践 打造数字化学习研究新亮点
全市新一轮的数字化学习研究在上学期已经拉开序幕,我校将以项目为抓手,认真探索和实践区《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的应用与发展》项目和我校《编程和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实践》项目。按照项目方案,对照拟定目标、工作进度,有序开展两大项目的研究实践活动。在全学科参加数字化学习研究的基础上,以科学和音乐两门学科为重点,开展数字化学习常态化教学实践研究。科学将积极探索和打造有雕庄特色的STEM课程,通过新技术和传统课程的融合,本学期重点研究两个项目《养蚕》和《校园气象站》,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提升学生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音乐学科将以普及数字音乐技术,打造数字音乐乐队为重点,满足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多种类型乐器学习的需求,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用音乐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编程和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实践》将通过编程和学科的深度融合,积极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项目活动课程化的价值追求。通过编程和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多学科的项目式融合,打造我校数字化学习研究新亮点、新品牌。
(二)深度融合 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新环境
新学期,学校网站根据全区统一部署融入集约化平台,我们将抓住这次校园网站升级与提升的契机,立足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与校园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优化学校网站架构,将设备报修、课题管理、青年教师成长营、学生作品展示等都集合到校园网站,满足学校师生成长的需求。同时,我们将积极探索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继续对照新优质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标准,查漏补缺,在用足用好现有设备的同时,制定好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远近规划,满足学校未来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立足成长 实现创客教育等项目的新突破
本学期,我们将认真为市中小学生创客大赛做准备,常态化开展创客空间四点半课堂活动,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围绕创客TED、趣味编程、3D建模等项目,不断探索和优化培训方式,建立和完善项目团队和导师制度。开展赛练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校内比赛,遴选出优秀的队员参加市赛,争取在前几届的基础上取得更好成绩。通过创客和科学等学科的融合,积极探索和参加一些新的赛项,在比赛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在项目实践的基础上,围绕全国信息技术课题《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STEM课程开发与实践》,不断积累有本校特色的STEM课程案例,并通过实践优化案例,形成本土化的STEM案例集。通过STEM课程开发和项目式学习的探索和研究,助力学校课堂教学变革,为新优质学校的创建助力。
三、具体工作日程:
二月:
1、召开学校信息化工作会议,制定一学期数字化学习研究计划;
2、开展校园网站集约化管理,优化校园网站相关栏目。
三月:
1、参加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2、承办区3D打印设计教学研讨活动;
3、参加2019年天宁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
四月:
1、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生创客大赛;
2、承办区数字音乐教学研讨活动(暂定);
3、参加天宁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4、参加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网络教研活动。
五月:
1、组织学生参加校创艺节活动;
2、参加“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现场会;
3、参加区信息技术学科质量调研。
六月:
1、参加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技能培训;
2、参加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一室四营”汇报展示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