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综合实践>>计划通知>>2019年天宁区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获奖公示及活动综述
2019年天宁区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获奖公示及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2019-04-10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蒋春燕

区属各中小学:

根据《关于开展2019年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区各学校按照文件要求积极行动,认真准备,递交材料追求质量。本次评比活动分二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优秀成果现场展示与案例式讲座和培训。

全区共收到研究性学习成果小学学段25份,初中学段12份,高中学段3份。这次交来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体现出几个特点:1.问题导向。研究的主题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将之转化成活动主题,通过探究、制作、调查等方式,最终解决问题。如 兰陵小学的《“搜题神器”是“帮手”还是“枪手”?》这个课题源于对当前学生频繁使用各类搜题软件来辅助作业完成,却导致学习质量滑坡,引发了大家思考,进而直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2.活动多元。各校递交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动手做”“实验”“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参与的多元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创新能力。如雕庄中心小学的《杜鹃花展在凤凰——关于雕庄凤凰公园杜鹃花展的研究》,学生为了搞到第一手资料,经常跑公园、采访街道负责人、做调查问卷,学生的关键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提升。3.注重规范。学生的研究成果能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能及时对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审视、反思并优化调整,建构基于证据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形成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本次交来的成果也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1.进一步做好材料的筛选和整理。有些学校递交的材料变成了资料的堆砌,没有着眼目标来开展活动,不能呈现研究性学习的特质。2.进一步增强选题的价值与意义。建议老师们在观摩、学习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能吸纳优秀成果的经验,针对本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的突出问题,树立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意识,按照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方法,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提升指导效果。

    经个人申报、学校推荐和专家评审等程序,拟评选出获奖成果小学组18份,初中组9份,高中组3份,现予以公示(见附件)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2019年4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