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基于主体发展性教学模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项目在《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课)的同题异课中如期开展,理科综合组成员、李秀敏副校长参与本次活动,特别邀请省常中徐斌老师给予指导,教科室史月萍主任主持活动。
本次研究课由周军、万代红两位老师执教,两位老师的设计思路都是从复习旧知建构知识网络展开,周军老师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三种解题方法为主线,以典型例题为引导,通过举一反三的针对训练让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技巧方法。万代红老师以知识点运用为主线,以典型例题的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两节课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较大的锻炼学生类推能力和梳理思路归纳的能力。
下午第3节课,理科组成员在综合楼四楼会议室评课议课。徐伟老师建议在一题多变的设计时起点再放第一点,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时候比较容易获得思路,从而能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可以顺利展开。比如斜面的条件可以由光滑的再到粗糙的,学生思维可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徐琴老师认为两位老师设计思路清晰,周老师的课侧重解决变力做功问题,万老师的课则致力解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建议在选择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时还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合作学习态度、习惯;以及每个合作小组成员的自身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等,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这样在合作学习中才不会出现有的小组热火朝天,有的小组面面相觑,无人吭声的现象。徐樱老师认为两节课老师都注意对运动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的做法对学生获得扎实知识很有帮助。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有较强的组织合作学习的意识,建议在合作问题的设计上再细化些,在学生交流讨论的时候除了巡视,在适当的时候也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某个小组的讨论,在提问的时候把“你来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改为“你们小组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强化学生的小组意识。冯垚老师建议小组合作活动的展开还需要更充分些,有些问题留的时间不够多,讨论比较仓促,在评价上建议两位老师采用多种方法,可以小组互评,以激发各学习小组的竞争意识。
省常中徐斌老师对两节课做了详细点评。徐斌老师认为两位老师选择这样一个课题,非常具有挑战性。两位老师都是很成熟老到的教师,讲解非常有条理,课堂上对学生的把控力很好。首先,老师的例题非常有典型性,“一”举得非常好,所以学生能反“三”,很好的展示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学生解决“三”时的讨论做了示范和铺垫;其次,两位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有亲和力,非常有利于师生交流;第三,立足于“不要让学生认认真真的把题目做错了”,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徐斌老师也建议课堂节奏还是要稍慢一点,要等等“学生的灵魂”;小组合作的学习还需要老师再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充分的讲讲;对于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学生与自己的交流,这些隐性的交流要多些形式让他们表达出来。
李秀敏副校长肯定了老师们在评议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希望项目成员对以下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第一、理科的知识点的复习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效果更好?不是把知识点重新罗列一遍,而是要在问题情境中体现知识点,运用知识点;第二、如何更好的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给时间让学生表达完整的思路和想法,教师不要急于包办代替,鼓励学生想说、敢说、会说、说好;第三、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设置、学生的分工、展示与汇报、评价与激励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怎样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下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要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需要我们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实践研究,减少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低效现象,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撰稿:史月萍 审核:李秀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