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开展了“常州市‘自觉教育思想’联盟校活动暨东青实验学校‘构建促进学生高品质学习的生命课堂’研讨活动”。“自觉教育思想”联盟学校领衔人潘建明校长、我校课程指导中心主任姚军华、初中部语文、数学老师及常青藤成长营的老师们参与了本次活动。
下午第一节课,“自觉课堂”种子教师卢申辉老师在八(5)班开设了一节内容为《周亚夫军细柳》的文言文课。卢老师由同学们对《史记》的了解导入文章,引出文本,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出本文为自读课文,强调自读课文方法的学习,主要采用反复读、借助阅读提示等方法,让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表格的梳理更是让学生对于文本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最后抓住一个“真”字,让学生真正了解人物形象。课堂设计清晰而有条理,注重方法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第一节课后,我校语文老师齐聚思源楼三楼会议室,与潘建明校长一起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交流。卢老师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同时也对自己课堂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自我反思。其余老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建议中肯。最后潘建明校长对卢老师的课进行了评价,他首先肯定了卢老师优秀的个人素养,引导阅读十分到位,采用表格的形式,注重方法的点拨,但如果能在难字收集、解读等方面再下些功夫,相信课堂会更出彩。不仅如此,潘校长还将自己的板书设计呈现在了黑板上,条理清晰,环环相扣,令在场的老师们无不啧啧赞叹。
那什么样的课堂是“自觉课堂”?第二节课,潘建明校长在八(2)班为我校数学老师示范上了一节《一元二次方程》。
潘校长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对于学生过往经验的唤醒,让他们自觉领悟何谓一元二次方程。潘校长以其幽默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更令人惊叹的是,潘校长带领学生上课的同时,以教学解说的方式,向观课的教师解说自己的教学环节,不仅关注全体学生,还在关注观课的教师。这种形式的示范课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课后,潘校长在思源楼三楼会议室举办了关于“自觉课堂”教育教学研究的微讲座,商俊涛校长、课程指导中心姚军华主任、教师发展中心梅英媛主任、常青藤成长营成员们均参加了本次讲座。
潘校长强调,自觉教育精神就是让自己和别人在不断的“再自觉”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好,自觉的真正意义在于立足“平凡”去创造“不平凡”。自觉课堂的本质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主导自觉:尊重差异,因需施教;以学生发展为本,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②主体自觉:唤醒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掌握优效的学习和思维策略,能自主、自觉地学习;③支持自觉:综合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提供多元的学习载体和资源,增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和支持。
潘校长在讲解的过程中,举了各个学科的事例,用课堂实录向我们展示了“自觉教育”的魅力所在。他强调“思”是“学”的基础,老师一定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如此,“悟”是一切学习的慧根,感悟的真正意义是促进学习经验的提升。老师要能够看到变化,并从变化中找到规律。从潘校长的讲座中,老师们收获颇丰。
最后姚军华主任感谢潘建明校长的高位引领。希望东青实验学校的老师们能够通过这次活动,把我校的“生命课堂”与“自觉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学习专家先进的理念和思想,来打造我们自己更高效的课堂!
(撰稿人:缪露 摄影:吴烨 审核:姚军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