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教育信息化>>计划总结>>常州市兰陵小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化工作总结
常州市兰陵小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化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1-20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王蕾

一、本学期部门工作的亮点、提升点

1.课题研究有突破

本学期,英语组申报的省规划“十三五”课题《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范式研究》经过中期汇报和专家评议,顺利通过中期评估。迎来了中期评估。课题主持人王蕾老师重点向评估组专家汇报了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找准研究起点课例研究聚焦研究重点拓展领域探索研究生长点线上课程开发研究创新点的研究推进路径。经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初步提炼了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组成功申报了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同时,课题主持人老师也通过专家评审和现场答辩,顺利申报为天宁区互联网+教师发展工作室领衔人。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办龚国胜主任、王俊博士和韩志祥老师组成的评审组建议课题组要回归英语阅读教学最核心的价值追求,聚焦最顶层的阅读素养培育目标,在解构清晰的基础上再思考如何用信息化进行支撑。同时,下一阶段的研究还需要关注学习的效果,思考可以从哪些维度去进行判断和评价。在后续的研究中,课题组将此次中期评估作为研究的新起点,及时组织全体成员学习和落实评估组的意见和建议,用信息化背景助力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向着更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行。

2.创客项目有展示

2015年9月我们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组建了一支以信息技术老师为主创客教师团队,正式成立兰小创客空间创编创客教育课程,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创客精神融教学,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客空间。20161月在常州市第二届创客大赛中便崭露头角。20176在常州市第三届创客大赛中更是收获颇丰,荣获一等奖7名、二等奖7名学生、三等奖1名学生共15名学生获奖。在第四届创客大赛中还荣获团体二等奖。本学期,我们又紧抓机遇,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国家级培训中积极展示我校的创客教育学生成果,以课程育人,在活动体验中,让学生学会创意,学会思考,学会分享,充分体验梦想变成现实的乐趣。

3.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

    在两年一次的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和一年一度的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中,我校杨凤、蒋晓茹和戴迎昀老师也积极报名参赛,在区级平台中不断磨砺和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最终,我校蒋晓茹教导凭借大单元教学理念和独具特色的教学设计成功晋级第二轮现场教学,并且在现场教学中亲和自信、侃侃而谈,用流畅灵动、指向思维的课堂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二、本学期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学习不够深入

各学科数字化教学的思考仍呈点状和碎片化,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整体的规划,想到哪里做到哪里,因为新优质评估和教育督导检查,有些常态化实验因噎废食,没有做到持之以恒。数字化学习之中最重要的学习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比和改进因此没有实现深入坚持

2.数字化评价不够常态

数字化评价的典型缩引就是小思徽章。小思徽章的推广词是“给每个孩子一面荣誉墙”,在期末拿到小思徽章提供的每个学生的期末数字化成绩报告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孩子的这面荣誉墙上空空如也,有的孩子的荣誉墙上只有语文,有的孩子好像只学了数学。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对于小思徽章的使用很多老师都是高兴用就用、想起来才用,没有真正发挥评价对于学生行为的反拨和改进作用。

三、下学期部门工作重点或创新点,以及推进路径

1.数字化学习:打通学科,组团来研究

打通学科,各年级设立一个实验班,该班级的全部任课(至少主课)老师,都开展数字化学习研究,保证一周至少上一节数字化研究课,一个月召开一次研究推进例会,一学期进行一次校级开放展示。

为了最大程度的记录数据进行数字化学习前后的对比、分析、跟进和反馈,开展实证研究,设备使用相对集中(有条件、有基础的班级也可以BYOD),保障硬件网络环境。参与研究的班级和任课老师在期初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经过校级选拔后明确、固定,学期中和期末进行细化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考评。

2.数字化评价:融通课程,实时来更新

对于数字化评价,最理想的结果应该是和老师在期末给予学生的期末评定高度一致。虽然数据本身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却可以最客观的记录我们需要的一切,激励和强化学生正面的日常行为和学习习惯,发挥出助力学生生命成长的巨大价值。因此,我们首先要制定标准和明确使用要求,当然这里面需要联合教导处、德育处、年级组长代表、班主任代表、任课老师代表一起,共同来商定。然后,就是对照标准,坚决地执行,进行定期(每月)、定量(选定徽章)的反馈和奖评。第三,是学校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关注点,进行有导向性的评价和激励。细化到每个学科,也应是如此。

3.数字化项目:iRead,开辟阅读区

继续推进iRead项目,让iRead阅读区成为学校校园环境建设的一个新亮点。前期iRead项目组有计划、有梯度的开展了线上直播课“英语朗读者”、微信公众号推送“让我读给你听”和小思徽章定制徽章评价的数字化阅读尝试。其中,iRead微信推送“让我读给你听” 由于和学校公众号进行了捆绑,实际运作过程中难免受到限制,比如上学期锐减到5次,虽然项目组老师有心有力,但发现无用“武”之地。所以,下学期,除了从阅读文本类型的维度进一步纵深推进阅读教学范式的研究,我们希望还可以开辟一块专门的英语阅读空间(区),定期带领学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

理想化的状态是,有一方舒适的阅读空间,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坐或卧,或三两成群或怡然自得,在每周固定的时间,进行个性化的英语阅读和分享交流。如果条件暂不成熟,我们想将图书馆和各实验班分别暂定为线下和线上的英语阅读区,在每周固定的时间(英语小课),由英语老师依据本班学生实际学情,选定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带领学生开展线下或线上的课外阅读,并在每个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线下或线上的分享交流。分享交流的主题可以和阅读材料的内容密切相关,也可以是阅读方法的指导,还可以是阅读的汇报表演等。

同时,因为英语组本学期成功申报了省教研课题,我们也要关注iRead项目与省规划、省教研课题研究的密切整合,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提前商议,提前思考,创意实施,为了学生,把研究做实、把事情做好。

 

常州市兰陵小学

2020.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