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2.0建设,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发挥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围绕学校创新优后的高品质项目,服务学校课程建设年工作,加快推进学校开展的区互+项目、市信息化项目的常态化开展,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重点工作
(一)提质增效,促进学校互+项目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围绕促进学校互+项目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教师的数字化学习研究力,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提升。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打破思维定式和工作套路。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明确教研组长为学科互+项目研究的第一责任人。各教研组要将互+项目研究融入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中,以研究促进教研组内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研组教科研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教研组长要从学科发展和学科育人的角度,思考本学科数字化学习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如语文组的“新教学”、数学组“项目式学习”、英语组的“微课导学”、科学的“信息技术与科学融合的项目式学习”和音乐的“库乐队”。教研组也可以自主确定研究方向,改变以往的“任务观念”,提升教研组数字化学习研究的内生力。数字信息部将为教研组的互+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实施项目的建议,为教研组的数字化学习研究提供积极的参考意见。
围绕提质增效,改变以往校本数字化学习研究形式比较单一的模式。改变以往教师“一节教研课”的任务观念,从上好“一节课”衍生到一篇好的教学案例、一类课堂教学范式的形成和完善、一篇论文、一次讲座,甚至一项教学成果。增加“读书分享”、“信息化论文撰写”等形式多样的数字化学习校本研修活动。通过推荐一本好书,并开展一次在线交流活动,围绕书中的理论指导,结合自己数字化教学实践。配合学校发展策划部和教科室,开展一次信息化论文方面的校级论文撰写评比活动,为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做准备。通过线下教学和线上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破解教研活动研讨时间不充足的问题。通过提升信息化团队的研究力,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助力。围绕公开课、各类竞赛活动为青年教师创造机会和发展平台。
重新调整学校“数字化学习”研究核心组成员,随着人员的流动和新教师的加入,学校数字化学习研究核心组团队需要及时动态调整,采用自主报名和教研组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重新确定新学期数字化学习研究核心组成员。
(二)改革创新,服务于学校高品质项目和课程改革建设
2021年是学校的高品质项目和五养课程建设的关键年。围绕服务于学校发展的大局,数字信息部将为学校高品质项目和课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思考在新技术环境下项目的优化,丰富课程的数字化资源。通过技术和学科的深入融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转型助力。通过技术的支持,加速雕庄精雕细琢课堂教学的打造。新技术支持下,丰富的互联网教学资源,虚实互动的教学过程,多元化的评价平台。为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有效进行教学设计的精雕和立足学生个性化成长,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个性化辅导的细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技术支持下,教材、教师和学生的多元互动和交流,为雕庄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提供新的发展视野和平台。借助校园千兆网络提升工程,优化学校的网络价格,提升校内信息化平台的服务,建设校园内网云共享平台,提升师生信息化资源的利用水平。
(三)挖掘资源,有效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随着学校先后被评为新优质学校和省智慧校园,学校信息化硬件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教师对于自动录播、智慧黑板等设备的教学应用不断娴熟,加速了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转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个性化的辅导和丰富的资源。同时,我们也看到,教师之间也存在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差距,对于新设备的功能应用挖掘还不够深入。围绕用足用好现有设备,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智慧校园”基础环境,促进新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的目标。一方面,数字信息部将加强技术支持和资源服务的意识,通过校园私有云和校园数字电视台的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意识和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同学科的技术先行者积极开展技术分享活动,围绕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分享服务于学科教学的优秀应用类教学软件,开展教研组内的技术分享活动。
(四)彰显特色,促进学校STEM教育、创客教育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以项目式教学研究为路径,以跨学科融合教学为抓手,促进学校STEM教育、创客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围绕全国信息化立项课题《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STEM课程开发与实践》,深入开展相关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收集和整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以短线一月一项目和长线一学期一主题的形式,加速推进STEM项目的案例式、项目式研究。本学期结合学校职业体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开展小小气象员、大国小工匠、非遗传承人、小小农技员等课程与项目,指向未来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同时计划指导学生各开展一次信息技术学科与综合实践和科学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创新教学实践,积累教学成果,本学期,围绕4月份雕庄的本土“杜鹃花节”的资源,开展一次技术支持下的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技术支持下科学的常态化实验活动,为科技特色学校的评选做积累。
主要具体日程:
附:具体工作日程安排
二月:
1.参加信息技术期初教研活动
2.参加区学科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培训活动
三月:
1、完成常州市第七届创客大赛筹划工作
2、参加区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3、参加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项目研讨活动
4、参加信息技术教师成长营活动
5、参加常州市第一届人工智能大赛
四月:
1、参加区学科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研讨活动
2、参加信息技术学科评优课比赛
3、参加常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观摩研讨会
五月:
1. 参加信息技术教师成长营活动
2、参加区学科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研讨活动
3、作好一师一优课的拍摄及上传工作
4、参加第七届常州市中小学生创客大赛
六月:
1、信息技术学科质量调研
2、参加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技能培训
3、参加“一室四营”汇报展示活动
4、参加“互联网+”教师发展工作室工作研讨会
附互+范式、新教学以及其他信息化项目研究活动的学期安排
时间 | 学科 | 课题 | 执教者 |
三月份 | 语文 | 《第三单元 童年那些事》 | 吉安 |
数学 |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 蒋慧 | |
英语 | 四年级第二单元语篇教学 | 黄静华 | |
音乐 | 《小猫圆舞曲》 | 段菲 | |
科学 | 《智能养蚕》 | 朱琴 | |
四月份 | 语文 | 《宇宙的另一边》 | 周笑 |
数学 | 《集合图》 | 周海梅 | |
英语 | 四年级第四单元语篇教学 | 陈俊叶 | |
音乐 | 《顽皮的小闹钟》 | 张舒云 | |
科学 | 《大脑》 | 殷玉艳 | |
五月份 | 语文 | 《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 | 赵金龙 |
数学 | 《圆的周长》 | 张丹 | |
音乐 | 《彼得与狼》 | 吴冰清 | |
科学 | 《空气是什么样的》 | 顾娉婷 | |
六月份 | 英语 | 三年级第八单元语篇教学 | 孙科 |
音乐 | 《美丽的喀纳斯湖》 | 林燕 | |
科学 | 《石头上的植物》 | 朱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