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结合区教育现代化的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打造校数字化校园。
二、总体目标:
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达到三个转变,即: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
三、具体工作落实:
(一)硬件环境建设
良好的硬件环境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基础,过渡校区的硬件要用好、用足,在各级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老校区改造工程。
(二)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教师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学校的教育资源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一环,本学期将逐步完善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学校私有云,鼓励教师参与分享,积极合作。
(三)网站微信视频号
网站微信视频号是学校对外宣传、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本学期增强内容建设,维护落实到人,保证各渠道信息的更新速度及质量。
(四)信息化教学
教师是信息运用的主体,持续加强教师的信息化实践的培训,加强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的提高。
(五)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项目
积极参与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项目,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使信息化的运用渗透到各科的日常教学之中,鼓励教师参与整合课的研究,学校定期开展整合课的教学评比,并形成制度,常抓不懈。
(六)学生比赛
以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为主场,同时加强社团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利用项目研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收集、筛选、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学校还将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
四、措施保障:
1、制度保障:进一步健全学校信息技术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并有网管教师具体负责,确保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
2、经费保障:学校持续信息技术的软硬件投入。
3、信息化环境保障:对学校网络设备定期维护,确保畅通、建立网络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三月
参加区电脑制作活动
四月
参加常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观摩研讨会
五月
参与信息技术教师成长营活动
六月
参与信息技术学科质量调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