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将继续落实党的十九大、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建设,积极参与区“互联网+”、新教学和学校市信息化项目研究,发挥信息技术对学校教学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按《常州教育现代化2035》、《常州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落实相关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创新优后的高品质发展,进一步完善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一) 以项目驱动学校课堂教学转型,打造高品质项目
继续积极参加区“互联网+”项目和新教学的研究,围绕项目研究目标,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音乐五门学科,分别落实学科研究目标责任,夯实研究过程。通过扎根本土、学科融合,积极开展STEAM教育、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以项目研究驱动学校课堂教学转型加速。落实好“3+1”模式和月报制度,全力打造民主平等、互动对话、个性创造的课堂生态,形成学生中心、学习中心、线上线下融合、交互探究的智慧课堂。积极开展学校第二批市教育信息化项目《基于数字化的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的研究》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从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重构,等多角度开展项目研究。
(二) 继续开展信息化2.0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在上学期培训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培训第二阶段工作,加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落实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线下培训,100%完成第二期培训的学习。继续开展校内技术分享活动,立足于用足用好学校已有的设施设备,发挥好骨干引领作用,特别是同学科技术骨干的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开展一到两次技术分享活动,加速促进新技术、新理念在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学校数字化学习常态化实践研究,日常化和常态化使用2.0专项培训中的技术,用技术加速推进课堂教学的转型。
(三) 开展好STEAM教育、创客教育,积极落实“双减”
深刻认识“双减”政策的重要性,把“双减”作为学校教学改革契机,积极开展好学校STEAM教育、项目式学习等新教育形态,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发挥好学校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上的主导作用。积极实践好雕庄小学“艺科融合”、“办有温度的创客教育”等教育中的宝贵经验,继续探索STEAM教育本土化实践和学科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学校各类主题节活动中,发挥好新技术和新理念的融合应用,推进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丰富的活动,在活动中成长。
(四) 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学校智慧校园建设
积极参加学校网管员培训,梳理好学校已有的信息化资产,不断提升学校网络管理水平和安全水平。对照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标准,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在用足用好学校现有设施设备的前提下,提前做好规划,制定好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用好天宁区学校网站集约化平台,为学校师生们打造了云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和工作空间,及时将师生的需求上报,不断完善平台的各项功能,满足师生在数字化时代教学的需求。
附:具体工作日程安排[i]
九月:
1.参加天宁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培训会
2.参加区学科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阶段汇报活动
十月:
1.参加“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项目实施研讨活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现场会
2.参加2021年常州市电子技师竞赛
3.参加2021年常州市创客大赛(初赛)
十一月:
1.参加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项目实施研讨活动
2.参加2021年常州市创客大赛(决赛)
十二月:
1.参加小学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教学观摩研讨会
2.参加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现场调研活动
一月:
1.参加区信息技术学科质量调研
2.参加举办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一室四营”汇报展示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