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万里河山披锦绣;丹桂飘香,一轮明月寄深情。10月21日上午8点30分常州市吴爱军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们相聚在东青实验学校,开展工作室第二十一次活动,天宁区所有初中校的体育教师全部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基于“学、练、赛、评”,推进足球课堂研究展开。
首先是东青实验学校黄健老师与罗溪初中林毓强老师的《足球:二过一》与《足球:马修斯过人》的实践课教学展示。黄健老师根据学情特点,将直传斜插“二过一”的动作概念融入到传球练习中,让学生通过传球练习逐步领会“二过一”的精髓,黄老师利用简单的标志垫给学生布置了高效的练习场地,适用于两人之间传接球练习与多人的跑位传球练习。本课重点突出了体育课堂 “学、练、赛、评”四要素中的“学、练”,使学生建立了清晰的动作概念,为以后在比赛中运用直传斜插“二过一”动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林毓强老师将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成5个部分:马修斯过人动作解析、带球模仿练习、带球马修斯动作过标志杆练习、小组合作真实情境练习、技术运用的实战对抗练习,完全契合目前体育课堂应具备 “学、练、赛、评”要素的要求。林老师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练习热情,科学合理的场地设置保证了学生练习的质量,课堂目标达成度较高。
评课环节是公开课开设最为重要的一环,本次评课除了工作室成员分享了对于两节足球课的理解,来自天宁区兄弟学校的老师也积极参与到评课中。大家提出的许多建议都让两位授课老师受益匪浅。
评课之后,来自吴爱军名师工作室的崔亚丽老师就本次活动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近期思考为大家带来了讲座《基于“学 练 赛 评”教学模式推进体育课堂一体化研究》。讲座围绕课标、课程、课堂的理念认知与理解一体化,教材、教案、教法择撰一体化,气质、气动、气场磁力一体化,“三段式”教学模式与“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一体化这四个方面展开,多维度的阐述了体育课堂一体化的概念,为体育课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工作室领衔人吴爱军老师指出:课堂教学中对于学情的预设很关键,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大家对于赛的理解不够深入,体能练习时间可以针对课时时间与练习内容适当调整,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体现。活动最后,吴爱军老师给大家留下了两个思考问题:1、大单元设计下,“学、练、赛、评”如何推进。2、课堂教学中,“学、练、赛、评”如何推进。
一个上午的时间尽管很短暂,但是精彩的课堂、精炼的点评、精彩的讲座加深了大家对于“学练赛评”思考探索,为以后完善自身体育课堂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文图:黄健 审核:蒋晓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