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阳,溢彩和悦;交流展示,共研同进。12月17日,天宁区初中英语教师发展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天宁区七年级英语教师齐聚二十四中天宁分校,开展工作室第二次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同课异构”,目的是把同课教材放在同一个平台,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的着力点,通过思维和行动上的多元化,给英语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
在活动中,工作室成员沈馨怡、周英杰、高亚光等五位老师主备执教七上Unit 7 Grammar。五位教师匠心独到,呈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思路;课后用可视化方式向全体老师阐述了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理念和思路。五位老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同题却采用不同的教与学方式,让每节课堂都充满灵动和生机。工作室领衔人沈淼老师用“精”为主题词,对本次活动作了精辟点评:教师技术精湛,教学逻辑严密,课堂驾驭能力强;课堂设计精巧,在情境创设、活动组织、设问引导、板书呈现等各方面都趋于完美;课堂资源精妙,课件制作精美大方,学案编制用心有效,所选图画影像贴近学生生活,实物教具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展示各自精心,同样精彩。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本次活动在祖国西部边陲同步呈现。东青实验学校援疆教师刘晓东组织乌恰实验中学的老师们观摩了活动全程,两地虽相隔万里,老师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在空中相遇、交流。活动结束后,刘老师激动慷慨地和大家分享了他的活动感受,通过田宁老师们的“常式”课堂,他领略了熟悉的“常派”风格,体味了不俗的“常味”印象。希望以后天宁、乌恰两地这样的教研活动继续开展延伸,使“常式”课堂的先进理念在祖国边陲乌恰生根发芽而后茁壮成长。
研思同行,如花绽放。通过所有成员尤其是上课老师们的努力,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希望全体工作室成员能继续发扬如琢如磨的教研精神,历练素养,为天宁初中英语教育的区域化提升贡献力量。
(撰稿:沈淼 图片:各工作室成员 审核:马玲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