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天宁区第三轮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工作的通知》(常天教督委办〔2021〕1号)文件精神及区督导评估工作计划,天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督导评估组于2021年11月29日至30日,对华润小学进行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督导期间,评估组听取了钱小琴副校长题为《我们行走在生命成长的新路上》的学校工作汇报;巡视了校容校貌、设施装备;现场观摩了升旗仪式、学生社团活动和教师学术沙龙活动;查阅了与督导指标相关的档案资料和原始信息;就学校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学校教研组建设等进行了专项剖析,抽查学生作业本、班主任手册、听课本和备课本;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对部分学生、家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反映情况良好;抽取部分学生分别进行了体育素养测试和实验操作测查,优秀率分别为73.81%和100%;前期委托教师发展中心全面进入课堂听课(听课17节,优秀课11节,良好课6节),评估组进入课堂听课5节(均为优秀课)。评估组在分工调研,汇总情况,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评估意见。
一、基本概况
常州市华润小学创建于2013年,是常州市局前街小学一体化办学的分校,学校占地45亩,面积约3万平方米,目前有教学班51个,学生总数2160人,专任教师118名,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117人,占教师总数的99.15%;市、区级骨干教师27名,占教师总数的24.8%。
自建校以来,华润小学始终秉持集团“生命关怀”的办学理念,并结合校区实际,探索“润泽生命 乐享童年”的特色文化,不断砥砺创新、开拓发展。近年来学校3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多次登上学习强国,学生300多人次在省市获奖,获得56项各级各类荣誉,成功申报了省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市前瞻性项目、市品格提升项目等,华润小学已然成为天宁教育的一张新名片。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校园足球示范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常州市新优质学校、常州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常州市平安校园、常州市绿色学校、常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应用示范校、常州市青少年科学教育摇篮奖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成绩与亮点
(一)办学新理念,引领育人方式的自我变革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根,也是一所学校的魂。学校的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2019年独立建制,学校用全新的视角对自身进行的审视与剖析,在秉承和发扬“局小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润泽生命、乐享童年”的办学理念,润泽无痕、童年永恒,致力于为孩子打造永不消逝的快乐童年。
学校团队顶层架构华润儿童的素养培养课程图谱,制定华润EHB健康参保手册,从文化育人到课程育人、学科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遵循儿童成长节律,教师以无痕的方式基于学科、基于课程、基于活动、基于课后服务等进行智慧创造,给孩子们创造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
(二)管理新机制,激发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学校在一体化办学进程中,形成了“双岗位制下的梯队”管理模式,核心校派任的成熟型教师组成第一管理梯队,新竞聘上岗的部门助理组成第二管理梯队。同时结合项目创建等,组成阶段性“青年教师管理体验岗”,形成了“1+1+X”的管理队伍模型,构建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的新型管理关系。
学校注重党建工作,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书记项目和党支部“一校一品”工程。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天宁区先锋支部、天宁区巾帼文明岗、天宁区工人先锋岗,许嫣娜校长录制的精品党课《瞿秋白的故事》入选中组部微党课。党员的示范引领激活了发展新动能,形成了党带团、党带队、党带群众的新风尚。
学校强化年级组建设,提出了“年级组长负责制”,培养了一批乐为、敢为、有为的年级组长。在每周一次的行政会议上,学校邀请年级组长直接参会,汇报每周年级组工作,共同研讨学校发展举措,实现了信息多向互通,提升了管理效能,增强了年级组长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在教师论坛中,一个年级组长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详细讲述了她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问题,给评估组留下了深刻印象,感受到华润小学的年轻管理队伍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学校完善了家长委员会管理机制,定期通过班级、年级、校级家长委员会进行学校发展意见征询,逐步形成了科学、民主、开放的组织管理方式。在2020年春学期复课前,为确保疫情防控错时错峰开学的安全和有序,学校在各年级返校前分别召开两次线上家长会。同时通过“化龙巷”平台发布,共计3万多人在线收听,受到了众多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课程新变革,拓展学校课程的育人价值
学校独立建制以来,主动思考,立足本校,开发了“城市小学生劳动实践圈的建构”特色劳动课程。2019年该项目成功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填补了集团“儿童成长节律”课程中劳动课程的空白,成为学校课程育人的新平台。
学校立足“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格局,整合、提炼、创生了“1+X”思政
育人课程体系,顺利通过常州市高品质发展项目的申报,并于今年10月份被常州市教育局推荐申报了江苏省思政特色育人学校。
学校拥有常州市前瞻性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儿童创意课程开发与实践》,常州市品格提升项目《指向3L环保品格的垃圾分类实践》。丰富多彩社团课程的打造,核心项目课程的推进,提升了课程育人的质量,拓展了课程育人的价值。
(四)梯队新样态,建设综合育人的教师团队
学校教师年轻,有活力、有创意、有合力。教师团队精神风貌好,凝聚力足,上进心强。在交流答辩、教师沙龙中,看到了“和善、悦纳、睿智、大气”的华润教师特质。在课堂教学、社团活动中,看到了华润教师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努力做一位慈爱的仁者、勤奋的学者、方法的渡者、研究的行者、深思的智者。
学校不断完善培训机制,搭建多元发展平台。岗位培训、专题培训、网络研修、科研领航等,形成了教师主动发展、分层发展、特色发展、团队发展的新样态。近几年,学校一批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有近30人在学科基本功、评优课等方面,获得省市区一等奖好成绩。华润教师正一起前往“变得厉害”的路上……
(五)成长新色彩,创生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
学校立足“儿童成长节律”课程,又创生“1+X”思政育人课程体系,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条主线出发,从低中高三个年段维度架构了主题化、长程性的课程体系,形成学期节点、成长节点、时代节点的校园生活。“润泽生命,乐享童年”的文化气息和价值追求渗透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各个方面。
学校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润娃过大节”“润娃主题节”“润娃在成长”等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以规划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顺应学校文化“润泽生命、乐享童年”,感受文明力量,学会感恩他人,汲取成长能量。
学校遵循“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目标,以“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社会服务”为维度,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实施的新路径,推进特色劳动教育。变“陈列”为“讲述”,变“展览”为“铭记”,让“城市劳动圈”立体、多维化呈现。
学校积极将足球、羽毛球等课程纳入课表,依托“云彩社团”开设“3D打印”“创客”“木工”“环创”“编织”等社团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近三年,学生在科技、书画、摄影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达19人次,省级获奖27人次,市级获奖173人次。
三、督导意见和建议
(一)立足长远,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系统
进一步摸清家底,面向未来。一方面通过教育局支持优化教师系统配置,为两年后目标成为集团核心校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从校内入手,建设华润教师成长学堂,开发教师发展课程,给每一位教师未来成长的力量;增强教师品牌和学科品牌的影响力,打造学校各学科品牌教师,为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赋能。
(二)依托项目,完善课程群顶层设计,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进一步依托全覆盖的省市级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加强项目之间的互通、勾连和融合,探索项目群、课程群顶层设计的核心理念、目标体系和方法路径,让华润特色课程体系的品牌更加凸显、育人价值更加聚焦、实施推进更加科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