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数学>>教研动态>>芳华初绽,见证成长
芳华初绽,见证成长
天宁区小学数学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局小联盟专场)
发布时间:2022-11-01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配置员

IMG_1327(20221029-093257).JPG

2.png

4.png

6.png

7.png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又是一年丰收时。为提升区域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建立一支肯钻研、勤思考、会上课的数学教师队伍,2022年10月27日下午,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数学新教师(局小联盟专场)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各校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本次线上活动。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区教研员邓炜老师莅临指导。

  第一节课是虹景小学的张颖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整节课张老师紧扣“计数单位”,借助“数”小棒活动,让学生拿出10根小棒,打破学生原有的“一个一个数”的思维定势,学会用“1个十”这个新朋友去表达10根小棒。借助“摆”小棒活动,让学生去观察体会“一个一个地摆”和借助新朋友“1个十”去摆这两种摆法的不同,凸显计数单位,感受新朋友“1个十”的魅力,建立计数单位的直观印象。学生在经历探索、互动、交流中,形成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了数感。

第二节课是凤凰新城实验小学的何婧怡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课堂上,何老师有别于以往教学中直接让学生研究形内只有一个钉子数的情况,而是别出心裁地让学生先去观察大家围成的各种不同图形,有些是形内只有1个钉子数,有些是形内有多个钉子数,通过观察数据,将特殊的数据拿出来,再去观察它们的形,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形内只有一个钉子数,接着对形内只有一个钉子数的情况再验证,而后有理有据地推导出形内有两个、三个、四个钉子数的情况,最后得出一般结论,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研究最真实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节课是雕庄中心小学的伍伽宁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课堂的开始,伍老师创设“把线拉直”的需求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线段的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接着提出要求“请你用直尺画出这些直直的毛线”,通过资源收集、对比,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又一次概括线段的特征。伍老师又用“你想用什么办法比较他们的长短?” 这一大问题,统领整个比较线段长短的探索过程,为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建构图形知识体系。学生在不断的尝试探索的过程中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从简单的线段出发构建了比较线段长短方法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加深了对线段特征的认识。整节课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与体会,在有趣的情境中快乐学习,在思维的空间中主动探索,建立了对线段的清晰表象,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节课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邓炜老师进行了高位引领。邓老师首先肯定了三位青年老师的成长,也肯定了这三节有数学味、有生命成长气息的课。

·上出了数学味:三位新教师从入门,学会怎样上课,到入格,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能够做到基于现行的课标要求进行备课、上课;

·上出了生命成长的气息:三位新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够紧扣知识本质,关注知识的生长性,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

接着邓老师又分别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两方面有针对性地给每节课提出了指导意见,并指出新教师达到入门、入格之后,还要达到入境。教师要置身于学习场所,形成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场景,做到你思你想要时刻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步。同时通过一次次试教、磨课,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上课风格。

   这次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己、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这既是一次汇报课,更是一次促进课,成长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