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为促进青年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提升,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下创新作业的设计与实施。5月15日下午,全体数学青年教师齐聚局小本部2301研讨室,开展了新课标理念下,指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与延展性作业创新设计活动。本次活动由陈婧诚副主任主持,周志华副校长和沈虹主任全程参与指导。
首先,三位青年老师从内容领域、素养或关键能力、题干解读和设计意图四个方面对自己的作业设计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在作业设计中的思考与想法,同时也提出自己的一些困惑与反思。
王姣老师选择四年级“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内容,创设中国铁路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在不断地对比和思考中,将模型意识转化成运用意识。
周丽老师选择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进行作业设计。她翻阅资料,归纳经验,创编习题,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郑梅老师的作业设计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跳出竖式框架,用数学符号替代数字,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并通过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将理解知识变成运用知识。
接着,周志华副校长和沈虹主任对青年教师们的创新作业设计进行了指导和总结。
周志华副校长就如何写好作业设计意图进行细致入微地指导,从整体框架到具体内容的表达与阐述,提出了具体的撰写要求。又结合着每位老师的作业设计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内容的选择要明确年段;题干的表达要有数学的严谨与简洁;目标的阐述要体现考察的方向;意图的表达要彰显学生的核心素养。现场满满的干货,每一处的点评都让青年教师受益良多,为青年教师作业的创新设计指明了方向。
随后,陈婧诚副主任给青年教师提出了改进要求,场内输入要转化为场外的输出,鼓励老师们及时消化反思,根据周志华副校长的指导,对已有的作业设计再加工与改进,将理论指导转化为实践。
最后,沈虹主任对本次成长营活动进行了总结。从作业设计的流程看,青年教师可以翻阅大量的教材教辅,总结出结构性知识,再根据考察的目标与能力,进行创新作业设计。一份好的作业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重在平时的积淀,落到课堂实践,发现问题,再进行调整,形成闭环。
活动最后,开展了青年教师创新作业设计的评选活动,并进行了颁奖仪式。希望通过此活动,实现以评促练,在日常教学中扎实提升数学教师的作业设计的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