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网站>>教育督导>>督导公告>>常州市天宁区红梅中心幼儿园区级综合督导评估报告
常州市天宁区红梅中心幼儿园区级综合督导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23-01-13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杨红妹

根据《天宁区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实施计划(2019年-2022年)》(常天教督委办20191号),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督导评估组,于20221116日,对常州市天宁区红梅中心幼儿园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按督导程序,评估组听取了李雅萍园长作的《和乐与共 融合发展》的工作汇报,并就“园务管理与园所发展、保教管理与课程实施、队伍管理与教师发展、班级管理与幼儿发展、后勤管理与服务保障”等五方面,与幼儿园领导班子和教师进行了交流访谈,观摩了幼儿园的晨检与早操,实地察看了园容园貌设施设备,访谈了10位教师,听了5位教师的随堂课(优秀课4节,良好课1节),观摩了全园班级的上午游戏(印象等级5优秀),参与了教师的教研沙龙,核对了相关台账资料,对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查看了幼儿园其他各项工作。通过上述工作,评估组对照常州市天宁区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细则,对办园条件、办园行为、保教质量、发展业绩等进行了全面考察评价。在分工调研、汇总情况、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评估意见。

    一、基本情况

常州市天宁区红梅中心幼儿园创办于1984年6月,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园,占地面积4662平方米,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绿化面积1198平方米,户外场地2257平方米。全园共有15个班级,在园幼儿506名,专任教师37名,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5%,保健教师和保育员均具备上岗资质。

多年来,幼儿园秉承“和而不同、其乐融融”的办园理念,恪守“护天性、扬人性、育灵性、展个性”的办园宗旨,兼容并蓄,守正出新,用心构建“乐创趣玩的游戏场”“乐学共育的能量场”及“和乐与共的生命场”。

近年来,幼儿园分别获得“全国家园共育数字化试点园”“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江苏省绿色幼儿园”“江苏省棋类特色幼儿园”“常州市特色幼儿园”“常州市卫生保健示范园”“常州市平安校园”“常州市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

二、主要成绩

(一)持守文化之略,四位一体立发展之根

1.思想高站位

幼儿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开展“两在两同”建功勋活动,持续提升队伍的政治站位和思想素质。

2.党建新定位

围绕“向阳花红色行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书记项目,充分发掘红色资源的教育元素红色教育与幼儿园基础性日常活动深度融合,努力构建“向阳花”党建文化品牌。各条线和各部门坚持行政督导,从不同方面查摆自身问题,深入整改,优化了团队工作氛围和互助共生的育人环境。

3.管理有作为

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一日保教活动环节细则。管理团队强化有为有位的管理意识,以“一日五巡制”“定点跟岗制”,加强对保教常规工作的质量监控。园所引入纵向的“项目管理”方式,调整和优化了岗位考核及工作评价,幼儿园管理趋于开放、自主、灵活,助推幼儿园在传承中创新、融合发展。

4.评价重多维

幼儿园完善跟岗式管理评价、个性化自我评价和综合性整体评价的定性评价机制,同时,引入家长、社会等定量评价机制,实现多元评价并举,提升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的效能

(二)把守本真之擎,整体建构强课程之体

1.课程环境体现适宜性

红梅中心幼儿园因地制宜对户内外游戏空间进行逐步渐进的改造,如:用人造草坪更换了1000平方的破损塑胶活动场地;以往利用率不高的活动区,改造成骑行区、彩虹路、山坡隧洞,增设了逃生攀爬等设施;增加了户外木地、沙地、草地、泥地等软质地面积;20多年的果乐园里,呈现出“桃李芬芳、硕果累累”的多彩图景。红梅中心幼儿园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活动空间的局限,让幼儿园户外环境凸显“游戏力”,改造后的软质地面积在基本标的同时,更有利于幼儿与空间的游戏化互动

2.课程建设凸显价值性

首先,课程审议关注有效性。园内骨干教师组成了课程资源审议小组,从“关注资源归类”转向“剖析资源价值”,并对各年龄段关键经验、各领域主要目标、预设可能的关键活动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细化园内课程资源清单。其次,课程资源日渐丰满化。红中幼儿园优化完善课程资源管理制度,从调查、收集、整理、储存、更替、利用和再利用等纬度,不断丰富园内材料资源库,并结合园内课程的推进,不断丰厚资源库的“量”与“质”。

3.游戏研探更趋深入化

2020年起,幼儿园开展了《“乐创趣玩”户外活动探究》天宁区主动发展项目研究。通过“同翻两本书、共学一张表”,带领教师研学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区域中的关键经验;同步展开相应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并在“创——玩——调”的过程中探索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依托园部班级环境评估量表,通过研环境、看材料、说问题、亮策略的方式,让教师对区域材料的投放更加适切

4.班本课程聚焦主题性

幼儿园结合“课程审议”,进一步梳理、优化主题资源包,通过“每日活动渗透、“四季活动、每期班本微主题行动路径,以资源建设视角优化课程建设过程。各班聚焦园内资源,自切角度、探索发现班级幼儿与园内资源的“原生态互动”。生成了《曲径通幽处,童心逐所想》《乐享散步》《遇见小蝌蚪》《春日追风小记》《寻桃之旅,为你“桃”醉》66个班本主题课程。

(三)信守纯朴之风,一体二联绽内涵之花

幼儿园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氛围,开设“教工之家”“爱心母婴室”“教师社团俱乐部”,为教师创造更多的专业发展平台的同时,让她们获得更多幸福感和成就感。

 1.“师德+师能”并行的塑魂行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幼儿园开展指向教师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以省名园长工作室、市名师工作、教师五级梯队评选等平台,充分发挥现有市区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教育研究、学科教学、教学评价和课程建设等领域通过团队合作,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近三年区级德育先进工作者1名、区学校工会 “岗位操作能手”1名、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区级安全先进工作者2名;4人次在区级教育教学评优活动获一、二等奖,市级信息技术能手大赛二等奖;微视频案例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二、三等奖;新增市骨干、市教坛新秀1名。

2.联结+联动协同的实践研究

首先,着眼基于问题的联结式教研。通过“走进一个班级,定点一个区域”,联结新老教师一同进入的方式开展“观察分享时”;课程组牵头联结年级组交叉调研,开展半日活动跟踪式的“浸入观摩日”;还通过“互+微研小组、一月一课”的方式,开展“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项目研究。

其次,着力基于课题联动式科研。扎实常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提升教师家园共育在线沟通能力的实践研究》天宁区《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活动实践研究》立项课题的过程研究;2022年 6月,李雅萍园长领衔的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课题《基于儿童心理健康的亲子阅读策略研究》顺利开题。

2021年市“十三五”重点课题《借助互联网“+”直播课堂,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

(四)护守育人之源,乐探共研亮培育之色

1.“玩”的意义,重新打造园所游戏场域

红梅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可以玩起来、嗨起来的幼儿园。管理者和老师们从珍视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创造童年成长的更多价值两个层面着手,触发孩子们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户外活动环境的改造游戏内容:“单一价值”转向“多维融通”,体现了多样性、关联性、融合性。室内游戏区域和活动水平:“游戏操作”转向“多元表现”,体现了目标感、生长感、愉悦感。集体学习活动组织和开展:“精心预设”转向“关注生成”,既体现了“有根据的预设——回归常识、回归指南”,也体现了“有策略的生成——细心捕捉、慧心回应”。

2.以“变”的思维,着力开展课程破题破局

红梅中心幼儿园近几年来,以环境文化涵育心灵,恪守“护天性、扬人性、育灵性、展个性”的办园宗旨课程游戏化建设为载体,提升教师的对活动课程化、课程游戏化的敏感度;让幼儿在兴趣和需要中,在游戏和玩耍中,调动经验、迁移经验、积累经验、建构经验

同时,管理团队引领教师强化变革思维,破除园舍陈旧的发展障碍,打通课程改革的堵点瓶颈,着力于教师的观念之变,行为之变,思维之变,逻辑之变。游戏环境由师主导转向师幼共创;游戏材料由集中投放转向逐步丰富;游戏活动由单一功能转向综合融通。

此外,幼儿园非常重视“双向科学衔接”的实践探索,与北郊小学携手开展衔接研究,从幼儿园入学准备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方面入手,分类收集、创编改编,制作了多个适合亲子共读,汇编了指向幼小衔接的绘本微视频系列活动

3.以”的力量:追寻儿童生长的另一种样态

红梅中心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在全面育人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环境课程的支持。

首先,打造自然空间,让户外游戏有“智”变。体现在:智慧建、整体改,优化游戏空间;科学划、合理分,优化活动区域;灵活投、分层放,优化游戏材料。

其次,践行游戏精神,让户外活动有“质”变。表现在:重自主——打破游戏的边界;享自由——满足个性化需求。

红梅中心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建设化在观念行为中、化在环境场景中、化在一日活动中,提供了一个多样态的一线园所实践样本。

(五)恪安管保障服务结安健之

1.安全管理建机制、有考核

各条线成员组成的“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架构了纵横交错、统整灵动的梯级安全管理网络。对照保育教育管理的实时要求,先后完善了安全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修订了卫生保健十大制度、特别跟进了食堂“五常”管理工作制度,形成了“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和安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了逐级考核机制。

 按照“分工负责、岗位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幼儿园“家长护学岗”“家长安全志愿者”“家园护卫队”等组织管理,落实合作的安全行为,构建了园部、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护网络

2.督训管理明责任、细落实

积极开展分层次的技能练兵活动,领导小组、项目小组深入各部门,指导安全的自主管理、自我检查,隐患排查,反思整改等,教工的安全理念不断加深。开展针对班级、食堂一日各个环节的定时、定人的巡查。利用园部微信群后勤安全卫生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跟进。近三年,幼儿园多次被评为天宁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天宁区卫生保健先进单位。

3.明厨亮灶优运营、重监测

2020年起通过阳光食堂,明厨亮灶等监测平台,完善膳委会管理机制。强化了食堂后勤和保育人员培训,优化食堂运营管理,全方位提高了食堂品质。2020年评为区级食堂五常管理示范单位、江苏省食品质量示范食堂等。

三、督导评估意见及建议

综合督导的根本意义在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借助专业力量进一步明晰“家底”现状,梳理经验、对话问题,进而明晰后续的行动方向。本着以督评促发展的原则,对红梅中心幼儿园今后的发展提出以下两条提升性建议:

(一)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优化环境建设

作为一所上世纪末投入使用的老园,基础设施不占优势,办园条件不占优势,如何在求生存的同时持续地优质发展?建议:

1.办园条件上进行逐步渐进的整体化更新。围绕省优复评硬件标准以及江苏省幼儿园装备要求,规划整体改造和分步实施方案,进一步更新、优化班级内的环境建设,对设施设备等分步渐进地进行更新迭代。

2.材料投放上进行有序有效的补充性添置。因班额大,区域建构材料总体偏少,室内外游戏材料等,对照《江苏省幼儿园装备标准》给予补充化添置,以达到省优复审的标准以及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要求。

(二)聚焦园本,进一步凝练办园文化亮化品牌特色

建议立足红中幼儿园的地域文化资源和园本发展愿景,进一步系统梳理已有的“日新于和、共生于乐”的生态型环境文化、民主型制度文化、成长型活动文化、和谐型教师文化和融合型管理文化体系,在进一步丰厚园所品牌文化的同时,能提炼出更适切的园本表达,优化“红梅”品格,提升“红梅”品质,擦亮“红梅”品牌,促进幼儿园有个性、高品质、可持续的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