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数学>>教研动态>>示范引领展才思 深耕课堂提素养 ——记杭君教师发展工作室第21次活动
示范引领展才思 深耕课堂提素养 ——记杭君教师发展工作室第21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08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杭君

示范引领展才思  深耕课堂提素养

——记杭君教师发展工作室第二十一次活动

秋日共研,簇结一树硕果;逐梦教学,沉醉一路芬芳。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乡村学校教学教研活动高质量开展,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全新型青年教师队伍,11月6日杭君教师发展工作室结合“常州市2023年青年教师省赛国赛选手示范课暨练好教学基本功讲座系列活动”在郑陆实验学校开展第21次活动。

课例观摩

龙锦小学杭君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一、巧妙改编,激发需求

基于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在周长不变的情况下,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的学情,杭老师巧妙地将教材中的“怎样围面积最大”改变为“能否围成36平方米的菜园”,激发学生产生一一列举的内在需求。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当情况不唯一时,可以采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开放探究,多元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给予学生开放的探究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同学从条件想起,22根1米的小棒可以围成怎样的长方形,顺向思维;而也有学生通过逆向思维,从要想得到36平方米的长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考虑。在一一列举的过程中,同学们有的列表、有的画图、有的写文字……多元思维在课堂中碰撞。

三、善用资源,优化策略

捕捉学生资源,在对比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样是用列表的方法进行一一列举,做到有序列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多种方式来进行一一列举,可以依据题目选择更便捷、合适的方式进行列举。

 

局前街小学黎媛君执教《图形周长的测量》,带着大家一起去探索了数学世界里“测量”的“奥秘”。

一、结合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意义

黎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巧手坊”中的手工作品出发,引导学生动手测量这些作品的一周的长度,亲身体验测量一周长度时需要量的量到底是什么,从而理解这个量的实际义。

二、经历不同方式进行测量的过程,体会测量的意义

黎老师设计了先测量“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再测量“直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测量的意义以及测量的方法。体会“展开整体测量”和“分段测量求和”测量方法的不同之处,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选择。

三、测量与估计相结合,加深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意义

为了培养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加深同学们对平面图形周长意义的理解,黎老师还设计了让孩子们猜图形的周长是哪一段的教学环节,并在孩子们猜后出示图形展开的画面,孩子们一方面获得估计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也通过观看图形展开的画面,加深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意义,为后面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埋下伏笔。

主题报告

杭君老师分享主题报告《成长路上 唯有热爱与坚持》,从三个阶段与大家一起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懵懂成长期,告诉新教师要不怕苦、不怕写、抓住机会;快速发力期,告诉青年教师,厚积薄发,三十多岁也能焕发新的青春;自我超越期,告诉所有教师,学无止境,远处的风景更加美丽……

黎媛君老师分享主题报告《挑战突破  努力成长》。黎老师从初见、学习、打磨、修炼四个版块分享了她在一次次比赛中的心路历程。学习很苦,坚持很酷,成功的果实需要无数汗水的浇灌才能成熟。

专家引领

最后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蒋敏杰所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高位引领。两位老师的成长离不开背后强大团队的支持和教师执着的教育追求,不是成功了才优秀,而是在优秀中不断成功。乡村教师也要有自己的教育追求,总结乡村教师发展经验,走出自己的成长路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