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数学>>教研动态>>数字技术赋能,助推教育发展——常州市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项目研讨活动
数字技术赋能,助推教育发展——常州市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项目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08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李澜



109日,2023年常州市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项目研讨活动在常州市龙锦小学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与小学教育研究所蒋敏杰所长,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技术中心徐展主任,兄弟城区教研员金建斌老师,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邓炜老师和沈琛副校长,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丁志根副校长,还有来自常州市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项目学校的骨干教师,数字化研究小组的老师们。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其目的是深化省级课题《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和《小学数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案例研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研究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课堂探索

两位优秀青年教师呈现了精彩的课例,每节课都凝聚了执教者及其背后教研团队对数字化教学的学习与思考。

第一节是由常州市龙锦小学李苏霞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的《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李老师设计了“展开正方体”和“折叠正方体”两个交互的核心想象活动,通过“做前先想,边做边想,做后再想”的路径将想象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借助数字化的正方体帮助学生去验证想象,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可视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第二节由常州市博爱小学崔昺瑢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的《多彩的分数条》。 崔老师利用多媒体软件的插入、拖拽、截图、分数骰子等功能,进行游戏活动,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多媒体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数学学习不再单调,让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

两节课可以看到,数字化工具将抽象的内容可视化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与抽象之间的桥梁,展现知识之间的多元联系,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实现数学课堂与信息可视化技术的高度融合,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荷

成果汇报

常州市龙锦小学蒋秀子老师“融合数字化与数学实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进行成果汇报。蒋老师从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平台工具及评价等多方面回顾一年半的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的案例,蒋老师从“数字化让抽象知识直观可见”、“让探究发现有“具”可依”、“让场景应用便捷可及”来阐述数字化教学对课堂转型的助推作用。

主题分享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邓炜老师做了《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领域教学的改进实践》的主题分享。邓老师结合两节课分别从技术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用了这个技术到底支持什么问题,肯定了两节课在数字化教学的实践和探索。邓老师指出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学习,要思考技术与教学的关系,不是简单的融合或者替代,而是教学主体走向学生中心,教学场景走向虚实融合,教学内容走向动态多元,教学评价的综合智能。

高位引领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技术中心徐展主任肯定了常州小数人在数字化的研究中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反思。徐主任结合两节课中数字化教学的亮点,倡导极简的数字化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广,让教与学的效率更高。

最后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与小学教育研究所蒋敏杰所长对此次活动做了点评和总结。蒋所肯定了两节课都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教与学的变革。蒋所指出信息化赋能教育教学势在必行,新时代的背景下,要想数学课程走向高级感,那么教与学的方式就必须具有时代感,而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正好实现了这个价值需求。同时蒋所也对常州小数人提出期望,只有走出去,不断提高扩展自己,才能学进来。

让我们减少犹豫和止步不前,以坚实的行动力和思考力作为“助推器”,组装与推动常州市小学数学数字化的研究与实践,加快推进全市数字化赋能小学数学,跑出常州小学数学数字化转型加速度。

数学教育的教学数字化,未来可期,因为我们一直走在研究的路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