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构建扎实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加强我校在新课标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研究,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开展了道德与法治校本教研活动。
第一节研讨课张迪老师站在“儿童立场”,精心设计了“小爱的早晨”“小爱上学去”“小爱的周末”三个相互关联的场景,以“真情境”勾连学生生活,鼓励学生“说真话”,充分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激发学生的“真感情”,让学生感受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获得的各种特殊关爱,体验在关爱中获得的成长,引导学生在交流学习中感恩家庭、学校和社会为自己付出的关爱,落实到“真行动”上,在关爱中学会关爱。小小辩论会、校园活动访谈、策划关爱困境小伙伴的活动方案,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情感来体验生活,用理性来思辨行为,更让法治观念的种子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心灵间萌芽。
第二节课,老师们从情境创设、活动设计、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多个角度对本堂课进行了研讨。张老师在教学中能适时整节课的行课脉络清晰,环节设置层层紧扣,板块设计新颖别致。以大情境贯穿始末,将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特殊关爱串联起来,以情入境,以境触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育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理念,促进了学生知行合一。
随后,老师们共同观摩了常州市华润小学何燕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网络新世界》。老师们认真观摩课例,品味活动设计,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成长,收获颇丰。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情境式教学,教学时创设大情境,同时将方法用于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教学时注重知情意行的统一,教师的评价可视化,同时注重情趣和理趣的统一。立足思政课堂,共寻育人良方,通过观摩示范课堂,各位老师对新课标的实施和课堂教育策略都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教而有“道”,研而有“法”,本次教研活动聚焦新课标,关注大情境设计,对于每一位教师之后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着很大的启发。坚守“生本”意识,立足儿童的视角,创设真实而有趣味的活动情境,设计贴近儿童生活而有有价值的体验活动,才能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更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养。
(撰稿:汤菁雯、张迪 摄影:毛俊颖 审核:黄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