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拥有高质量的课余生活?非屏幕时间可以干什么?离开电子产品,我们可以存储什么?寒意凛凛的深冬之际,为进一步探究学生电子产品的合理使用,从他律走向自律,智慧引导学生拥有真正的快乐,天宁区姚枫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齐聚解放路小学,共同探讨五项管理之电子产品管理的有效方法。
主题班会 温情“智”律
黄春艳老师的班会课基于学生电子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家长的担忧为主线,巧妙设计系列活动,从低往高逐步渗透,直击痛点,拒绝游戏视频,用孩子们熟悉的蔬菜和糖果作比较,蔬菜对身体有益,糖果好吃但多吃对身体健康有害。类比到电子产品中,将屏幕时间分为数字蔬菜时间和数字糖果时间,让孩子们学会合理选择观看的电子产品内容,逐步引导学生明白合理安排屏幕使用时间以及内容的重要性,共同参与电子产品使用公约的制定,课内课外,有效“智”育。 “慧”享讲座 从“心”出发
万夏耘老师的讲座,与黄老师的主题班会课,更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当下大数据为基础,调查问卷以及各类实例表明:“智”律,更需明晰孩子心理,变“堵”为“疏”,以身作则,巧妙科学的引导。万老师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管理、诊断、教育实例,主要从:家长高质量亲子陪伴、如何建立自己的好友圈、班级小组合作以及班级主题活动四大方面引导,在时间空间、技术、内容上进行智慧管理,健康装备孩子的身心,填满非屏幕时间,引导参与、选择,存贮亲情、健康、智慧,拥有真正的快乐。
“智”评共论 凝心聚“慧”
徐嘉莹老师:
黄老师的班会课体现了三个“适”。适合,活动适合二年级学生,活力满满动起来。适切,每个小队的活动依据问卷开展,有针对性。适用,班会课中的方法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王欣怡老师:
电子产品一直是班级十分棘手的问题,听了万老师的讲座,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电子产品对青少年的伤害,同样也从讲座中,明白了管理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方法。既要从自身做起,不在孩子面前多玩手机,树立正确的导向;还要联动家长,呼吁家长们对孩子多一些亲子陪伴,不要暴力阻止,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电子产品的优与弊,需要正确认识,及早采取措施,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防患于未然。
朱媛老师:
对于手机管理,两位老师紧扣学生成长实际,选择堵与梳结合的智慧引导。
1.以“堵”为基础手段。黄老师的班队课,通过调查问卷、案例、视频、情景剧等,让孩子直观感受到电子产品带来的危害,主动出击,先堵为快。2.“引”是根本途径。两位老师转变自己观念,不再视电子产品为“洪水猛兽”,而是换位思考,发挥手机积极的作用。黄老师通过运动小队的课间操、护眼小队的小妙招,还有“蔬菜时间”和“糖果时间”的思辨性分类讨论;万老师通过管理、诊断、教育三部曲,采取家长亲子陪伴、建立自己的好友围、班级小组合作互励、班级主题活动引导,引领学生从虚拟的世界转向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并正确培养利用电子产品获得生活和学习必须知识,并理性筛选信息的能力。
李倩倩老师:
黄老师的课以生为本,层层递进,抓住调查结果抽丝剥茧,活动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又互相勾连,推进感和互动感很强。教师适时的介入,引导孩子们辨析分类,深入探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是一堂有章有法有实效的班会课。
领衔人姚枫老师:
黄老师的板书设计很巧,最终成为了儿歌的主干,但要让四个板块的顺序更合理,先引导屏幕内容的选择,再梳理非屏幕时间的安排。希望在巧的基础上再妙一点:如果把儿歌作为《电子产品公约》的主干,学生的课后感作为枝叶,成为“手机管理”的一棵树,并安放在教室墙上,会成为学生成长的记忆与动力。
万老师的讲座提出了解决高年级手机管理的一些有效策略。作为班主任,我们还要主动出击,引导成立满足不同特性的“儿童团”,带动家长团组织丰富的课余或假日活动,用多样的团际生活替代单一的屏幕生活,让家长体验陪伴是最好的手机管理教育。
行远自迩,万里可期。智“律”电子产品,学“慧”从“心”出发。在领衔人姚老师的智慧引领下,工作室成员,巧思“慧”干,主动出击,变“堵”为“疏”,将家庭教育智慧融合,我们工作室将继续坚定探索步伐,为落实五项管理迈向新的高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