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在最美的初冬,解放路小学语文教研组继续开展“教-学-评一致”的“30+10讲练一体化”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为六年级备课组展示,教研员朱洁茹莅临指导,安徽省“中小学领航工程”江苏跟岗培训班的校长们一同参与了教研。
教以潜心 智慧共享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
课前,两位老师潜心课堂,从文本解读、自主备课、初试“会诊”,到反思调整、相互切磋、相互借鉴,在紧张忙碌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试教,年级老师积极参与到磨课的过程中,智慧共享。
戴彩娥老师执教的是《好的故事》。这篇课文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不要说学生初读时一头雾水,老师读也很有年代感和距离感。戴老师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一是读好的故事,感知百年前的词语,学习联系上下文解词的方法,梳理课文从现实-梦境-现实的脉络;二是再读好的故事,感受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通过“鲁迅的梦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带着学生走进鲁迅的梦境,解读鲁迅内心深处魂牵梦绕的故乡美好;三是借助资料,走近鲁迅先生。课后的阅读链接,再一次帮助学生理解,现实是昏沉的,梦如此美好,这是鲁迅先生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渴望,也是对现实的希望。
印琴老师执教的是《少年闰土》一课。印老师以生为本,依托语文要素,突破教学重难点。从预学反馈入手,印老师就字词部分给学生设置了预习单,在课前通过多种方式通过资料链接,让学生明白在那个特殊时期下鲁迅先生作品的文字表达特点。课堂围绕学生的困惑点展开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循序渐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清除阅读障碍。教学中还设计了写作环节,引导学生关注外貌、动作和环境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体会了鲁迅的写作特色,交给学生写作方法,讲练结合,学以致用。
赋能成长 蓄势前行
精彩课堂结束后,朱洁茹老师进行了专业点评。
两篇课文都出自第八单元,这是六年级最后一个单元,课文都是围绕鲁迅写的,文章很拗口,难以理解。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朱老师提出“变革育人方式,强化学科实践”,把握时代特点、文笔特色,掌握阅读技巧。高年段的学习活动要借助资料,把握文章要义;老师要提供辅助,带学生读通、读懂、读透,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
冬日暖阳意融,教研意兴正浓。愿我们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继续在实践中探索,相信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凝聚共识,携手同行,一定会在探究之路上遇见更美好的风景。
撰稿:沈阳 拍摄:唐亚琴 审核:蒋芙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