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小学>>焦小:依学而教点亮课堂,课例研讨赋能成长 ——数学学科建设月课堂展示活动(一)
焦小:依学而教点亮课堂,课例研讨赋能成长 ——数学学科建设月课堂展示活动(一)
发布时间:2024-04-01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周晓达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花开时。为了更好地落实“双新”“双减”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要求,积极探索“依学而教”数学课堂样态,焦溪小学数学学科建设月活动如期进行。3月21日,数学教研组开展了课例研讨活动,北郊小学刘娇副校长应邀莅临指导。


课堂展示

青年教师丁文倩带来了课例《认识时分》。本节课以猜谜游戏导入,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看一看、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归纳、体验等数学学习过程。孩子们在多元的学习活动中,不断生长对时、分的认识,并在“1分钟有多长”的分层体验中,初步建立时间量感 ,树立时间观念。


评课议课

在评课环节,大家从目标达成、课堂生成处理等不同维各抒己见,肯定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顾丽杰主任从依学而教课题的角度向各位参会的老师分享了“依学而教”和“课堂获得感”等相关理念,从“定位”“任务”“练习”等多个角度对本课进行了讲评,并且还从为何课标中将“认识时间”纳入“综合与实践”向我们进一步解读了新课标。

梁敏老师肯定了丁老师较好地利用了信息技术,使教学更直观、生动。过钟表指针动画演示和学生钟表模型的利用等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课堂动静结合,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激发了学生潜能,提高了教学效率。

周刚副校长认为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板块清晰、过程流畅”、“引导细致、规范表述”、“手脑并用、注重体验”的特点,同时也提出,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多种方式促使生生互动;要善于倾听学生发言,适时进行引导点拨。

许亚芸老师认为丁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议结合教学内容要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北环小学刘娇副校长对丁老师的教学给予了肯定。她肯定了丁老师的课能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等依学而教重视操作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认识整时,体验1分钟有多长,建立时间量感。同时,刘校还从教学活动的板块化、生成资源的及时捕捉和有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重构,建议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关注提问的有效性,重视学生表达力的培养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最后,阚亚云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备课组内的磨课落实到位,教研组内的评课氛围浓厚。同时也提出日常教学中要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任务设置的针对性、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教师与自己、与学生、与课堂、与同伴深度对话的过程。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在“研、磨、思、教、评”中,创造更美的课堂,遇见更美的自己。

(焦溪小学供稿  撰稿:朱晓虎 摄影:张霄峰 审核:阚亚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