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国际生态学校创建调研组一行走进青龙实验小学开展现场调研。常州市生态环境局生态文明建设处处长高瑾,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四级主任科员闵晓兵,天宁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韩晓华,天宁区教育局副局长许嫣娜,江苏龙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艾敏,青龙街道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周映晨,天宁区教育局教育科马月,天宁区生态环境局喻圣焙等领导一同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在陈娜校长的陪同下实地察看了学校生态教育物化环境。近一年来,学校围绕“微生态 大世界”这一主题,以种子博物馆、青葵园、青菽坊、青穑园、青木馆为载体,创设生态学习场域,以“一花一世界、一木一世界、一虫一世界、一鸟一世界、一水一世界、一种子一世界、一微一世界”七大主题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微生物研究。微观察大发现,微调查大视野,微研究大行动,青小师生走进大千世界,拥抱绿色发展,践行生态理念。
随后,陈娜校长作了题为《微生态 大世界》的汇报,从七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创建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始终遵循“七步法”原则,将生态环境与实践空间有机整合,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将绿色生态、健康生态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内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四级主任科员闵晓兵充分肯定了学校在生态文明创建工作中的思考和推进,并针对学校的创建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学校以创促建,立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学生、学校、家庭、社区周边实实在在的环境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创建的意义。
天宁区教育局副局长许嫣娜肯定了青小在国际生态学校创建中,校园环境、校园活动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同时建议后期学校的研究要更关注精细化、逻辑性、联系性,优化课程建构,凸显最亮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让孩子们对生物多样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青龙街道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周映晨表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自然,融入自然,亲身实践,后期街道会进一步提供周边社区资源链接等的支持。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生态文明建设处副处长高瑾肯定了学校的变化,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她指出学校物化环境的建设,要让孩子们更多更深入地开展研究,探究不同主题生物的特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改善作用与意义。
青小将以此次国际生态学校创建调研为契机,深入践行生态发展理念,常态化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厚植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让生态文明之花萌芽于教育,绽放于校园,开启依托种子教育的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撰稿:行政协调中心 摄影:陈祎 程青 审核:钱偲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