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小学>>焦小:专家引航破瓶颈,共研“评价”话推进
焦小:专家引航破瓶颈,共研“评价”话推进
发布时间:2024-04-08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周晓达






厉兵秣马学不辍,厚积薄发沐春风。为了构建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推动乡村学校课堂变革,构建“依学而教”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新样态,4月3日下午,我校省级课题《依学而教:提升乡村学生课堂获得感的实践研究》全体课题组成员齐聚会议室,开展了新一轮研讨。常州市教科院王俊所长,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于纯老师莅临指导,沈波校长、阚亚云副校长全程参与活动。

研讨的第一环节,课题组长沈波校长向全体成员进行了课题研究方案的详细说明,她分别就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学校已有研究基础、课题核心概念、研究目标及内容、研究方法及分工等方面进行了一一解读,并向全体组员传达了开题时的专家意见。

活动第二环节,分别由顾丽杰主任和徐晓英主任围绕课题组前期就“学生课堂获得感的评价内容和方式的研究”这一研究内容开展研究后形成的初步成果向与会专家进行汇报说明。顾主任介绍了“依学而教”理念下的课堂评价标准,徐主任则对学生用课堂评价标准进行了说明,她们分别从设计依据、评价纬度及标准、研究困惑几个方面展开汇报。

最后,两位专家进行了高位引领。王所和于老师充分肯定了课题组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并对课题组能扎实推进课题研究给予了高度赞赏,同时也对后续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于老师认为两份评价表的指向为课堂评价,因此在评价纬度的设置上还需再斟酌。她同时提醒加入质性评价方式,即评价者能多使用描述性语言来反馈课堂观察。王所则一针见血的指出,课堂评价表的使用实则为测量学生课堂获得感而为,因此必须进一步厘清“获得感”的操作框架,然后围绕不同的指标设计观察量表,评价过程需做到课前有设计、课中有观察、课后有研讨,继而提炼教学策略。

踏春启航,“研”途必将一路繁花。通过本次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晰了“评价研究”的研究方向和操作思路。有了2位专家的方向引领,团队必将走得更快、更远,课题研究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焦溪小学供稿 撰稿:黄丽丹 摄影:丁雨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