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精神,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课堂教学模式,5月27日下午,天宁区杭君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齐聚丽华新村第三小学,开展了以“聚焦核心素养,探究策略本质”为主题的观摩研讨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听课,共研共进。
课例观摩——实践
第一节课来自凤凰实验小学的王凤昌老师执教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中,王老师由故事引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新课部分,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再通过资源对比,让学生认识到转化可以解决问题,以及如何转化。王老师让学生亲历过程,感悟策略本质,提取出转化的核心由未知转化为已知,并且注重问题变式,通过层层提问,让思维深化。
第二节课是由丽华新村第三小学王涛老师带来的五年级《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特殊的计算问题》一课。王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组织画图、推理、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理解,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化数为形”的巧妙,感悟转化策略的价值,形成利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专题讲座——支撑
朝阳二小严凡老师作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紧扣策略本质》的主题讲座。严老师结合教材,整理并分析了小学阶段所包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结合五下转化的案例,提出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对于策略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精心设计问题,沟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注重教学内容主线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使学生感悟策略的价值并能应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说评研讨——打磨
随后老师们对两节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分析,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积极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难题。
杨丽老师认为第一节课中老师带领学生从三个方面的转化来解决问题,牢牢抓住核心问题,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一步体会转化的策略优越性,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变”与“不变”,培养了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能力,同时也在练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张守杰老师表示,第一节课中通过比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周长的长短,诱发学生将图形进行转化,从而感受到通过等积变形、等长变形的转化,将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成简单的实际问题。他还提出,建立转化的策略,就是要建立结构化的本质,不仅要注意转化的方法,还要关注转化的路径。
杜甜甜老师认为将具有直观性的图形转化问题作为探究任务,学生能迅速地运用平移、旋转等方法将较复杂的平面图形转化为容易计算的平面图形。
工作室领衔人杭君老师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她表示转化策略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建模”的过程,学生基于算式的规律,借助图形让计算更加简便,通过练习的变式打开学生思维,把知识链接起来,从而实现发展学生素养的目标。而发展学生数学模型意识,首先要创设好的情境“入模”,其次要使用好的策略“建模”,还要设计好的活动“用模”。
最后,杭老师结合大单元理念对策略教学进行高位引领,她提出了三点
1.对接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提炼
大单元教学需要大观念统领。教师要重视寻找知识的连接点,将离散的、断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整合和创编。
2.围绕大情境的拓展进行深度建构
大单元教学需要大情境设计,大情境更容易创造较为复杂的、多样化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素材有助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更好地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多元化情境中促进学习方法迁移和经验转化,从而实现深度建构。
3.以大任务为驱动的思维进阶
大单元教学需要大任务驱动。通过数学理解促进思维进阶,把已有的知识重组,丰富知识网络,从而转变为数学能力。
岁序常易,时盛岁新,聚力前行,征程再启。每一段研究都是新的征程,每一次历练都是新的探索。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引发了大家对策略教学新的思考。老师们对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也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今后我们还将在不断的学习中汲取养分,在不断地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潜心教研,我们一直在路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