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为提高数学组青年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2024年6月6日下午,天宁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顺利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常州市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沈琛校长,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钱偲偲副校长,天宁区各校青年教师。
课堂展示显风采
第一节课由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袁晨红老师授课《小数的初步认识》。袁老师创设“扭扭棒有多长”的情境导入,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兴趣。结合以前学习的分数,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过程中会读、会数小数。学生在袁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认识了小数,并能在练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第二节课由常州市博爱小学狄珊老师授课《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狄老师在学生熟练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紧接着,学生借助小方块、计数器等学具,更直观地理解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在狄老师层层推进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估算也有了更深的体悟。
教师评课促成长
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的李楠老师以《聚焦概念本质,发展数学抽象能力》为主题,对第一节课进行了演讲式评课。袁老师以开放的视角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是多元的,课堂的体验是丰富的。创设测量扭扭棒长度的问题情境,激活生活经验,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联系对分数的已有认识,引发小数研究;从情境支撑到数学抽象,袁老师从扭扭棒长度推广到直条图表示1分米、1厘米、1元……,将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充分感悟小数的本质内涵;借助直观模型,通过直条图、圆饼图、线段图等多样化方式感悟“十进制”,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抽象能力。
常州市博爱小学的俞忻燏老师对第二节课进行了演讲式评课。狄珊老师能够根据新课标要求,进一步明晰本课的教学目标,关注基本数学思想的渗透。重视“数形+结合”,让知识内核看得见,通过小方块、计数器这样的学具,帮助孩子更直观地理解算理。重视“操作+思考”,让思维方法看得清,借助多次操作和思考的过程放手给孩子去体悟,从而实现知识地建构。重视“关联+类比”,让思维过程看得深,面对孩子们第一次正式学习估算,狄老师层层推进,进一步推动学生思维能力提档升级。
专业指导促进步
教而有研则深,区教研员沈琛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高位引领。
首先肯定了两位年轻教师的课堂呈现,并提出以下三个亮点:1、以知识本质作为教学重心;2、以打通日常作为活动推进;3、以问题意识提升思维能力。第一节课抓住两个关键:小数的出现和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袁老师从度量的角度切入,在情境中感受、对比。第二节课狄老师借助几何直观,通过变化不同的问题素材,关注计数单位个数的运算。教学估算时,狄老师将学生的思维路径和表达方式也整理得十分清晰明了。两位老师都抓住了知识本质,怀儿童立场,用问题来引领思维。
接着,沈老师对评课的两位老师进行了点评。作为演讲式评课,教师自身要对教材有深刻理解,对数学教学要有深刻的想法和思考,要能灵活运用专业术语表达自己。
最后,沈老师希望青年教师们要有目标,有努力的方向,能积极参加活动,让自己有成长和历练的机会。
此次青年教师的课堂展示虽然结束了,但课堂教学没有结束,反思、交流研讨没有停止。让我们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聚厚谋远、深耕细耘,力争在以后的教学中开启数学教育新篇章,提升数学教学新水平,在研讨中共成长。
(撰稿:周涵 拍摄:韦唯 编辑:周涵 审核:李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