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2024年10月22日,天宁区郑陆中心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结合种植的农作物和孩子们的劳动活动,基于幼儿的生活、兴趣、需要、能力,开展了自然课程《剥毛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毛豆的生长过程,体验劳动的辛苦及同伴一起劳动和收获成果的快乐。
小朋友们纷纷从家里收集来了毛豆,看,孩子们还在给毛豆做分类呢,扁扁的毛豆、有洞洞的毛豆,都被孩子们归类为了差等品种,而肉多,颗粒饱满的毛豆则被列为优等品种。孩子们心中似乎对豆虫和洞洞的豆豆有了自己的联想,对洞洞的豆豆有了答案。
准备就绪,孩子们来一场剥毛豆比赛。比赛开始,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将毛豆仁一粒一粒地剥出来。有用手扭的、有用手抠的、有用手挤的.....不一会儿,青翠可爱的豆豆就堆满了桌子,看着数不清的、沉甸甸的毛豆,孩子们兴奋极了。只听“快看呀!”沈少卿小朋友大叫,“大家快来,这里有条毛毛虫,和毛豆长着一样绿绿的颜色,蠕动着身体在爬行,好可爱呀!”“可是毛毛虫怎么会在毛豆身上爬行呢?”孩子们心中充满了疑问。老师笑着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的小眼睛真亮,这是豆虫,学名豆天蛾,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的一种软体小动物。”孩子们为自己的发现开心的手舞足蹈。
通过本次剥毛豆活动,不仅增加了孩子的生活经验,还从中感受到了植物自然生长的奇妙和劳动的快乐,体会到了果实的来之不易和丰收的喜悦,在金色的年华里收获一个不一样的童年。
(撰写:承金雨 审核:史淑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