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12月3日上午,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史柏良主任带领各学科教研员来到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对学校常规教学工作进行深度调研。教研员们深入课堂,共听取了23节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信息、体育、道法、劳动、综合实践、心理健康、写字13门课程,可谓学科全覆盖,以此了解学校常态教学情况,对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师发展等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调研和指导。
语文
杨丹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歌。本课旨在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月儿”和“船儿”之间的相似之处,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语言。同时结合插图想象儿歌描绘的情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李思婷老师执教的《读不完的大书》以“大自然”为主题,通过描述野外和家前的自然环境,生动地展现了动植物的有趣和自然的奇妙。课文语言优美,充满童真童趣,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周小彤老师执教的《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叙述了杜处士珍藏了戴嵩所画的《斗牛图》,一个牧童发现并指出了画中的错误的故事,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说明了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强调了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
朱雨麒老师执教的《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淘气的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朱老师注重提示孩子朗读时注意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通过朗读体会雾的淘气。
朱媛老师执教的《牛和鹅》讲述的是“我"刚开始不怕牛怕鹅,在放学路上被鹅追赶,最后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从此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朱老师紧扣课文内容开展批注学习,将两个语文要素整合进行,批注作为一种阅读的方法,最终为阅读理解而服务。
数学
梁玉玲老师执教的《周期规律》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悟基本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王文娟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前制造矛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需要。整节课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策略形成的完整过程,发展学生的策略意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运用策略的必要性。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抓住问题本质,思维也得到了拔节与生长。
严凡老师执教的《求未知加数》,包含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口算以及应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把运算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落实到每道例题和许多练习题里,发挥知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
英语
段悦老师执教的《My e-friend》是一节写作课,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能用流利丰富的复述描写他人的朋友的名字、年龄、日常习惯、爱好特长等,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综合运用核心句型。
裴奕老师执教的《Is he your grandpa》一课围绕刘涛的大家庭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儿歌、看视频、连线等方式掌握本单元的核心句型。通过自己阅读课文,找出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并加以对话练习。
音乐
徐恋老师执教的《打麦号子》是一首传统的民间劳动号子,在农村的麦收季节中广泛传唱。歌词采用押韵和对仗的形式,朗朗上口,容易传唱。歌曲通过富有节奏感的歌词和旋律,表达了人们在辛勤劳动中的心声与情感。
屠隽老师执教歌曲《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
美术
吴承茜老师执教的《有表情的面具》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面具文化、娱乐方式和审美情趣。主要用自主探究的学习形式进行教学,以表演、讨论、制作等多种综合手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验创造的乐趣。
科学
许俊老师以探究“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为核心活动,设计连接简单电路、认识简单电路、了解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等环节,帮助学生形成电学印象。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体育
杨晔老师执教《篮球:移动中传接球》。本节课是在上一节课双手正面胸前传接球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提升练习,通过双人互传、游戏、增设障碍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在行进中进行双手传球。
徐倩老师执教《足球:脚内侧传球》。课堂上,徐老师让学生了解到足球传球技术,使学生能够完成传球动作,在比赛中能够和运球技术结合运用,完成比赛。
信息科技
季菲老师执教的《身边的数字设备》让学生了解并识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字设备。使学生能够简单描述数字设备的基本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字素养。
蒋建伟老师执教的《用图形进行编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图形编码的原理,理解扫码如何影响并优化我们的生活方式。通过直观体验扫码、对比分析条形码与二维码的差异、探索影响二维码识别的因素,以及动手制作二维码等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对数字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道法
张迪老师执教《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一课创设了到博物馆研学的情境,通过互动游戏、交流分享等的体验活动,了解语言文字的丰富多样,感受汉字的古老优美,培养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使学生树立了文化自信。
综合实践
王艳老师执教的《认识实地考察方法》是一节方法指导课,风格真实自然,主题选择贴切,基于学生学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动开展有层次、有进阶,有章有法。课堂中引导学生多元思维,在一个一个问题中得出结论,不断完善。
劳动
张静老师执教的《泥蔬果》一课学生在动手能力、色彩感知及创造力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从最初的生疏到后来的熟练,学生逐渐掌握了彩泥果蔬制作的精髓,并在作品中融入了个人风格。同时,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也学会了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心理健康
景丽老师执教的《处事灵活能变通》一课通过情景故事、游戏及体验性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用灵活的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会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勇于尝试拓宽思维,遇到受阻的问题时学会寻求他人帮助,学会变通。
写字
佘文婷老师执教《小小的船》写字短课有情境,有情趣。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并且认真听老师的每一个要求,很会观察汉字的结构特点,发言也是有理有据。
课后,各学科教研员分别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课交流,反馈听课中发现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充分肯定了老师们踏实严谨的教学态度,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教研员们一致认为,朝阳二小教师的教学功底扎实,看到了老师们在“双减”背景下和新课标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变革仲所作出的努力。同时,教研员们也进行了高位引领,提出要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并从教材的解读与实施、教学设计的展开与推进、作业的设计与批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指导与建议,期待看到年轻教师在学校的引领、团队的打磨、个人的反思下成长的更快。
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天宁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朝二力量!
(朝阳二小 宣 审核:黄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