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学校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12月18日,天宁区延陵小学开展了以“食”刻警惕 、以‘演’护航防”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应急演练。
1.“食”字路口,全面部署
演练前,王校长召开了“食品安全演练”部署会议,明确了相关人员在演练过程中的责任,细化分工,熟悉应急处置流程,以便更好地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故。
2.“食”战演练,模拟场景
演练开始,一(1)班几位学生先后出现呕吐腹痛,当班老师立即上前观察询问这些学生身体状况,安抚他们,并告知保健医生,同时做好班级交接工作。其他学生随配班教师有序撤离,并严密观察其他这些学生健康状况。
3.初步诊断,及时救治
保健医生迅速到达班级,给这些学生测体温,用手电筒检查这些学生的口腔和喉咙,询问这些学生不适的具体症状,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疑似病例。再用淡盐水和姜汁水进行催吐,缓解中毒情况,随后立即向分管领导汇报情况和拨打120急救电话。
4.逐级上报、启动预案
王校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宣布启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排人员通过广播通知各班立即停止食用任何食品,立即通知应急处理工作组成员全部到位,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工作。同时将这些学生异常情况、异常发生时间、主要症状及表现、涉及的这些学生人数等情况报告天宁区疾控中心、天宁区教育局有关领导,并按上级有关部门指示,指导全体教职工做好一切配合工作。
5.现场清理,全面消毒
保健生活老师封锁班级区域,开窗通风。保洁员按呕吐物处理标准对这些学生呕吐物进行清理和保留封存等待查验,对教室桌、椅、玩教具、餐具、地面等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
6.食堂留样封存,保护现场
食品安全管理员监督食堂管理员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食品留样等,防止人为破坏现场,待所有人员离开厨房后,关闭厨房门窗,等待上级部门调查。要求食堂管理负责人提供索证索票、进货台账及现场管理记录,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王校长对校内发布事件通报信息并组织班级后续情况排查。同时校内自查是否有外来人员进入食堂;进行监控核查,核对信息,如发现疑似人为破坏同时报派出所。
7.信息发布和心理疏导
调查结束后,经主管部门研判,校内将事情处置过程进行总结,王校长向社会发布事件处置信息,告知家长及公众目前事件调查情况及我校采取的各项处置措施。同时校安抚疏导组积极介入部分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答疑部分家长,积极沟通解惑纾解家长不安情绪。
7. 食品安全教育活动
各班教师根据这些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视频、图片、绘本、课件等,让这些学生认识什么是垃圾食品、健康食品、食物营养搭配知识等,增强这些学生的食品安全常识,提升这些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演练,增强了我校教师、后勤管理人员、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强化了我校教职工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了全校教职工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坚决守护好学生餐的安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图文:李国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