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常州市北郊小学语文学科组召开了新学期期初会议,以 “多维赋能变观念,携手共进提质量” 为主题,围绕教学质量提升、教研常规落实和重要工作部署展开深入研讨,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会议由学科责任人陈夏婷老师主持,陈老师借助详实的数据对教学成果进行深度剖析。用数据说话,精准定位教学现状。以四年级为例,细致分析了学生在“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三方面的学业能力测试情况,明确了考查内容涵盖常用字词、信息处理、习作等多个维度。基于数据,学科组提出“用数据说话,读懂命题,倒推教学”的策略,强调教师要通过分析命题把握教学方向,读懂数据找准学生短板,追溯教学优化学习过程,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在教研常规工作方面,学科组提出了具体且严格的要求:落实常态教研制度,明确每周一次教研课,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月一次组内集体备课,做到有主题、有记录、有反馈;规范教学常规,强调了备课、听课及集体备课的制度;增加学科的学生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会议还明确了本学期语文学科组的多项重要工作安排。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推动学科组整体发展。
在学期初,语文教研组还开展教材分析的学习活动,老师们以级部为单位,认真聆听专家们对教材的分析,老师们对本册教材有了更高维度的认知,明确教学要点和重难点,在后期的备课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老师们对教材的解读更加深入和细致,不同角度解读教材解读学生解读学情,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年级组: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难度适宜,梯度合理。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例,一年级上册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一年级下册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实现了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口语交际方面,从“注意听别人说话”到“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从“大胆说”到“配合动作清楚明白地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在循序渐进中得到锻炼。
二年级组: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陈秋云老师以《统整要素 把握重点》为主题对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进行梳理并提出教学建议。陈老师围绕“研读课标,了解编写思路”“整体把握,梳理教材结构”和“基于单元,落实教学重点”三个方面展开解读,详细介绍了本册教材中如何从学习任务群入手,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及单篇教学。在陈老师深入浅出的解读中,老师们对本册教材的结构组成和单元内容编排有了清晰的认识,对本册各单元内容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法,也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三年级组:此次聆听语文教材分析收获满满。教材单元主题多元,从生灵认知到经典品味,从传统体悟到想象驰骋,为学生打开广阔语文天地。任务群构建精妙,基础型重字词积累与实用阅读,发展型聚焦文学与思维表达,拓展型推动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层层深入。这让我明晰教学方向,要引导学生在丰富情境中提升语言理解运用能力,在多样实践中培养思维与素养。日后教学里,我会活用所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绽放光彩,收获知识与成长。
四年级组:在统整与联结视域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需以新课标学段要求为根基,精准把握四年级学生"语言建构""思维发展"的目标层级。教学设计应打破单篇壁垒,以部编教材单元主题为轴心,横向关联习作、口语、阅读要素,纵向贯通不同学段知识链条,如四下"科普文"单元可整合科学课资源,构建跨学科学习场域。课堂教学需通过情境任务驱动,如"新闻播报站""自然观察站"等实践项目,将字词积累、文本解读与生活应用有机融合。尤其要重视常态教学中的基础能力培养,通过每日诵读、整本书阅读、微写作等常规实践活动,在螺旋式进阶中夯实语言运用、信息提取、逻辑推理等关键能力,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知行合一。
五年级组:教材分析从“省测学业质量反馈结果”看学生关键能力,关注学生积累与作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基于省测结果的教学建议”建议老师们坚守学生立场、融合学习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坚持均衡发展。“五年级上册统编教材梳理”更让老师们明晰了教学方向,新学期教材分析令人受益匪浅。
六年级组:参加六下统编版语文教材期初教材分析培训,我收获颇丰。培训深入剖析了教材编排体系,让我对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融合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点,到习作训练的有效指导,都为新学期教学指明方向。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解读,启发我在教学中要注重传承与弘扬。此次培训像一场及时雨,让我在教学准备上更有底气,也激励我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成长。
此次期初会议为常州市北郊小学语文学科组新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全体语文教师将以此为契机,积极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在提升教学质量的道路上携手奋进,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贡献力量。(图/文:陈夏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