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当孩子偶然发现蜗牛,对蜗牛感兴趣时,教师支持幼儿对蜗牛进行探索,在寻找蜗牛的过程中,幼儿初步感知了蜗牛生活的环境,培养了积极的学习品质。
在亲子调查中,孩子们记录了蜗牛喜欢吃的各种食物,在饲养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蜗牛喜欢吃什么?”各自都有不同的意见:右佑:蜗牛爱吃苹果,我要喂给它吃。宁杉:蜗牛喜欢吃的是菜叶子,不爱吃苹果的。小予:蜗牛爱吃的是树叶。
于是,2025年3月17日,我们决定围绕着孩子们的热议的话题,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实验探究,一起寻找答案。孩子们尝试进行了各种食物的实验,通过观察统计后,发现蜗牛喜欢吃的食物都是新鲜的,种类有很多,如青菜、包菜等水分较多的叶子菜,也喜欢吃水果,而一些气味比较刺激的葱、大蒜,是不喜欢吃的。
幼儿在活动中好奇、好问,对任何事物都喜欢探个究竟。在这次探究蜗牛的活动中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深入体验探究过程,从而促进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幼儿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和兴趣点,教师都及时提供各种材料和帮助,支持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持续探究,进行深度学习。
我们还制作精美的手工蜗牛,孩子们首先对折圆形做出小蜗牛的身体,并尝试画上螺旋纹,再进行拼摆、粘贴制作出小蜗牛。翻到正面,一只手工小蜗牛就做好了,因为盘子边缘的支撑,它还可以站在桌面上像个不倒翁。大自然充满了惊喜挑战,小小蜗牛引发了孩子的探究热情。在每一天的探究中,我们都会有新发现。玩中学,学中玩,收获着简单的快乐!
(撰写:沈雯燕 审核:史淑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