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025年4月1日,焦溪幼儿园大(4)班孩子们一边诵读清明古诗,一边将嫩绿的柳枝编成环。在焦溪古镇的千年河畔,焦溪幼儿园和焦溪村委协同共育,带着焦溪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踏青寻春”“折柳祈福""寻脉焦溪"等活动,在千年古镇中感悟清明文化的深厚底蕴。
踏青寻春:古镇里的自然课堂
清明时节的焦溪古镇春意盎然。孩子们手持"春色寻宝图",沿着龙溪河道寻找春天的足迹。他们发现:古镇的野艾草冒出嫩芽,龙溪河边的垂柳抽出新枝,古宅墙角的蒲公英撑开小伞,孩子们边寻边记边收集,将古镇的春色珍藏在眼里、记录在故事本里。
折柳祈福:传承千年的美好祝愿
在龙溪河畔,孩子们聆听老师讲述"折柳祈福"的传统习俗。老师一边演示柳编技艺,一边讲解:“古人相信,柳枝能带来平安健康。清明插柳,是为家人祈福。”孩子们认真尝试柳编,有的编成环戴在头上,有的编成项链戴在脖子上,还有的将柳枝带回家,要插在自家门前。“我编的是哪吒的乾坤圈”"我要把柳环送给我奶奶,祝她长命百岁!"羊子郡认真地说。
文化传承:让传统活在当下
孩子们来到焦溪记忆馆,在焦溪关工委片区长沈书记的讲述下,孩子们聆听了焦溪从焦村到焦垫到焦店到焦溪的变迁,了解了名人典故季札躬耕的故事,舜开创舜山、舜田、二花脸等故事,焦丙先生侍奉病重母亲,开私塾教书育人的故事,孩子们将听到的故事记在心里,将看到的见闻绘在故事本上。“沈奶奶,我们就是他们的后人吗?”“以后等我们长大了我也要在焦溪开一家奶茶店”伴随着孩子们的童言稚语,焦溪的文化故事与童真愿望在交织、在生长。
焦溪幼儿园坚持“亲自然、爱家乡、乐探究”的办园理念,坚持“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共育模式,践行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活动形式,坚持让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坚持让教育在真实自然的场景中发生,坚持让童心在感知体验中成长。
常州市天宁区焦溪幼儿园 图/文沈晓君 审核/办公室
![]() ![]() |